原标题:创新是条向上攀登的路(人民论坛)
一人随意组合积木、再分步拆解,一旁 " 注视 " 的机器人有样学样,很快便用自己的方式还原了整个过程。
这是笔者采访中见到的场景,技术人员介绍,机器人在向人学习,像人一样去感知环境、操纵物体,通过不断地尝试来学习各类技能,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 " 看一遍、学一遍、做一遍 "。
这是颇有意味的一幕。" 具身智能 " 写入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成为我国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。从能够负重登山的 " 机器狗 ",到能完成零部件安装和高精度操作的人形机器人,这个很有未来感的词,已经闯入大众视野。
具身智能等一系列新成果、新突破,生动折射出我们走过的路,跟跑、并跑、领跑,自主创新、自立自强,中国科技创新跑出一条向前延伸、向上攀登的路。
比如芯片正在打的 " 翻身仗 ",从零起步,遭围追堵截,被讥讽:拿给你们图纸,也造不出来。一看,看到一流水平也看到差距;二学,向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学习;三做,不让学,那就自己蹚出新路。
中国科学家在 " 连续变量 " 集成光量子芯片领域实现新突破,为光量子芯片的大规模扩展及其在量子计算、量子网络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。这是《自然》杂志审稿人口中的 " 重要里程碑 ",也是突破关键技术瓶颈、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一步。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、买不来、讨不来,只有敢叫板、善攻坚,才能跨越 " 封锁线 ",赢得 " 主动权 "。
自己做,之于中国创新来说,是绝地突围,更是自力更生。
" 磁悬浮 + 风机 ",曾是我们的发展痛点,相关应用只能依赖国外产品," 高价买、高价修、高价用 "。中国一家独角兽企业,在底层技术创新上修炼内功,研发出精度高又实惠的产品,迅速打开市场。化被动为能动,深钻精耕、持之以恒,创新动力便会源源涌动。
技术之根在于新,创新之本在于用。科技成果转化了,才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竞争力。
如果创而不用,美国苹果公司高管,何以从全球 " 果链 " 的中国供应里,感到 " 信心满满 "?如果创而不用,欧洲老牌车企何以 " 牵手 " 中国造车新势力,让 " 技术出海 " 成为可能?能创造、善创新的中国,不仅独立自主开辟向前的大道,更在开放合作中打开共赢的空间。
无论 " 从 0 到 1",还是 " 从 1 到 100",勇闯 " 无人区 ",抢占制高点,必须翻过一山又一山、快马加鞭不下鞍。创新路上,还会遇到 " 封锁线 "" 大陡坡 "" 篱笆墙 ",始终秉持 " 飞天揽月 " 的进取精神、" 哪吒闹海 " 的无畏品格,就能不断登临更高的 " 高地 "。
4 月中旬,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在北京开跑。起步,加速,冲刺。今日之中国,赛道丰富而广阔。锚定目标、铆足干劲、全力奔跑,创新必无远弗届、不可限量,引领我们向科技新高峰、发展新境界一路挺进。
有话要说...